5月29日,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近年來加強未成年人網絡司法保護的工作情況及典型案例。 如皋市檢察院副檢察長盧海琴介紹了其中一例典型案例,該案中,檢察院通過深挖徹查,案件從1名被告人追到3名被告人、從1個罪名查到5個罪名、從1起強奸事實挖到19起犯罪事實、從1名被害人增加到12名被害人。 2024年8月,53歲的馮某某冒充15歲初中生張某,與13周歲的小慧網戀,並用紅包誘騙小慧與張某大伯,實為馮某某本人,發生性關係。
檢察院依法以強奸罪批捕馮某某,但是辦案中發現,馮某某作案手法老練,還存在“隔空猥褻”的犯罪事實,需要進一步偵查。於是,檢察院列出繼續偵查提綱,要求公安機關還原、分析馮某某已刪除的聊天記錄。 最終從馮某某手機內提取到其向近百名中小學女生發送淫穢視頻的記錄。至偵查終結時,增加認定猥褻兒童4名、傳播淫穢物品200餘部的犯罪事實。 2024年12月,公安機關以馮某某涉嫌強奸、猥褻兒童、傳播淫穢物品罪移送審查起訴。審查起訴階段,檢察院通過“拍”“幼”等關鍵詞,對馮某某20餘萬條聊天記錄進行梳理。
聊天記錄顯示,馮某某知道這些孩子可能不滿14周歲,甚至故意不問年齡以逃避刑事處罰。檢方認為,其冒充初中生,專門添加、誘騙中小學女生網戀並“隔空猥褻”,雖自稱不確切知曉未成年人具體年齡,但以幼女為猥褻對象目的明確,據此將審查起訴時的猥褻兒童4人追加到11人。聊天記錄還顯示,馮某某以公開視頻九遊娛樂官網要挾16歲的小敏,發送隱私部位視頻、照片,檢察院依法以強製猥褻罪進行了追訴。 馮某某的聊天記錄中充斥著大量的淫穢視頻,這些視頻來自哪裏?有沒有其他犯罪分子?檢察院決定追查淫穢視頻來源。經過研判,視頻買賣記錄指向因強奸罪正在浙江服刑的萬某某。 檢察院建議公安機關到原一審法院調取萬某某手機,重新提取聊天記錄。經過一個多月的自行補充偵查,檢察院收集到萬某某與李某某等90多人互換淫穢視頻、向400多個賬號出售淫穢視頻的證據。2025年3月至4月份,檢察院依法將萬某某、李某某追訴到案。 2025年5月17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以強奸罪、猥褻兒童罪、強製猥褻罪、傳播淫穢物品罪判處馮某某十二年六個月;以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傳播淫穢物品罪合並之前的強奸罪判處萬某某八年;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判處李某某六個月。 202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未成年人檢察廳)廳長那豔芳接受采訪時表示,自2018年最高檢發布指導性案例,確立無身體接觸猥褻行為視同線年來起訴利用網絡隔空猥褻未成年人犯罪1000多人。 檢察官提醒家長,平時要密切關注孩子的日常行為,孩子出現異常,比如活潑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要第一時間與孩子談心交心,了解真實情況,及時介入處理; 同時,嚴格電子產品的使用管理,尤其是對14歲以下兒童使用手機上網的情況高度關注,定期檢查孩子手機或電話手表,這不是侵犯隱私,而是履行法定監護職責; 此外,要采取恰當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性安全教育,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解繪本、圖書、真實案例等方式普及性知識,尤其是要讓孩子清楚什麽是性侵犯,什麽是隔空猥褻,事情發生後應該怎麽辦。 就像香蕉视频一区在线观看無法完全避免車禍一樣,防性侵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同樣重要。從事性教育研究、實踐工作多年的國家二級心理谘詢師尹己秀介紹,防性侵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3歲前,家長要讓孩子認識、了解自己的身體,構建身體意識的概念和安全的依戀; 孩子3歲左右,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認識身體各種器官包括生殖器官的正確名稱,等到幼兒園大班,可以簡單引入生殖器官與“隱私部位”的關係; 到孩子進入小學後,父母可以慢慢地教給孩子一些關於隱私和安全的知識和技能。可以告訴孩子,隱私部位不能讓別人隨便觸碰,一旦有人試圖觸碰,要立即離開並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這些知識和技能需要父母經常重複告訴孩子;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如果處在健康的親子關係中,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渠道一直暢通,孩子的知識、判斷力和力量都在增加,預防性侵害的壓力會減小。 進入網絡社會,孩子們無法永遠生活在免於被侵害的“真空地帶”,如果家長談“性”色變,孩子也懵懵懂懂,等到犯罪分子來“教”,那便悔之晚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