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經開區“科技解碼月”主題活動上獲悉,8月8日正式營業的機器人主題餐廳“機器人焰究所”連日來幾乎場場爆滿,吸引了大量機器人粉絲前來打卡。按照計劃,這座機器人主題餐廳將在今年年底進行升級,屆時將上演更多與機器人的互動。 “孩子在家裏頂多和智能音箱等智能設備接觸,在這裏則可以跟機器人零距離互動。”帶著9歲孩子一起參觀全球首個具身智能機器人4S店的市民張先生說。店內,50餘個品牌的機器人集中亮相,從家庭陪伴到工業協作,各品牌的“拳頭產品”在場景化展台中各顯神通。 4S店工作人員介紹,這裏不僅提供沉浸式交互體驗,更能實現標準化交付與售後,這種“像買汽車一樣買機器人”的全新消費模式讓智能生活觸手可及。 隔壁的“機器人焰究所”裏煙火氣十足,機器人的科技感更是融入了美食中。市民陳女士剛到餐廳就用手機下單了一款“賽博煎餅”,她舉起手機,透過煎餅機器人外麵的玻璃往裏拍,恨不得把機器人九遊官網app和麵、攤餅、打雞蛋、抹醬等每一個動作都記錄下來。兩三分鍾後,機器人遞出來一份冒著熱乎氣的煎餅,她顧不上燙趕緊嚐了一口,“餅很薄,味道真跟天津的煎餅挺像的!” 8月8日,機器人主題餐廳正式營業,每天預約電話不斷。“每天光電話就得接一兩百個。”餐廳運營經理商博為說,“機器人焰究所”每天迎接用餐的顧客就得有三百多位,這還不包括前來跟機器人互動打卡、不用餐的觀眾。有時候餐廳等待的人多了,他會先引導大家到周邊機器人4S店等進行參觀。 餐廳內,迎賓機器人可以說七國語言,隨時可以跟顧客對話;機器人“李白”“蘇軾”不僅擅長詩詞歌賦,還對美食有研究;不遠處的機器人“牛頓”則對理工科知識了解頗多,還能以脫口秀的方式跟大家互動……按照計劃,該餐廳將在年底升級到2.0版本,屆時將提供更大空間、更多機器人,同時還有更豐富的場景落地。 餐廳旁邊,首屆國際機器人與藝術設計雙年展正在上演。該展覽匯聚清華、央美等高校青年創作者以藝術解構人機共生,比如幫老人把書信轉為手機信息的“伴侶”、機械鳥重釋水墨意境、靈動陶笛機器人奏響傳統民樂…… 為了讓更多市民遊客領略工業科技旅遊的獨特魅力,經開區“科技解碼月”主題活動還麵向科技愛好者、企業家、商務人士、青少年等群體推出兩條特色主題路線。其中,“未來視界”路線將帶領遊客走進京東方、視源股份,探索虛擬與現實交織的前沿科技;“無人駕駛+智慧生態”路線則串聯小馬智行、北控水務,呈現綠色智能的高品質城市空間。 北京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在“科技解碼月”活動中,市民遊客可直觀感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現狀、前沿應用場景,讓冰冷的技術成果轉化成可感知、可體驗的旅遊資源。 |